警惕!日本首相访美,释放多重危险信号******
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(记者 甘甜) 当地时间1月13日,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开启任上首次访美行,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,以求进一步深化日美同盟关系 。
但会谈还未开始 ,日媒却惦记上中国 ,字里行间不断鼓噪“抗衡中国”,谋求扩军备武 。其背后所释放 的“危险信号” ,值得警惕。

岸田访美 ,旨在“抗衡中国” ?
岸田文雄从9日起开始欧美五国访问 。美国,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站。
连日来 ,日媒频频“放风” ,称拜登回应日方请求 、决定与岸田举行会谈 ,是因为“与中国 的竞争成为最优先课题” 。
日美外长、防长也于11日在华盛顿开会预热。日本共同社称,日美高级官员同意中国对“印太地区构成最大的战略挑战” ,宣称要加强威慑 ,将两国安全条约的范围扩大到太空 。
在日美首脑会谈中,两国还可能聚焦哪些议题 ?
据多家日媒消息 ,拜登与岸田将讨论俄乌局势、气候变化以及经济问题。岸田还将介绍在新版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中提出的彻底强化防卫力和大幅增加防卫费。
消息人士透露 ,双方拟就加强核能发电和液化天然气(LNG)等能源领域合作达成共识;为“抗衡中国” ,在包括半导体、人工智能(AI) 、量子等尖端技术在内的经济安保领域扩大合作 。
会谈后,双方预计将发表以安全保障为中心 的联合声明,强调推动“自由开放 的印太地区” 的重要性,并再次确认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》第五条适用于所谓 的“尖阁诸岛”(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——记者注) 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认为 ,日本将借首相岸田此访进一步渲染“中国威胁”。从炒作南海问题,到宣称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在东亚发生 ,如何应对这些所谓 的“地区威胁论”,或将是此次会谈 的主要内容 。

日本想要“成为矛 的一部分”
近段时间以来 ,日本野心外露,不满足于过去自卫队作“盾”、美军作“矛” 的分工 ,也想“成为矛的一部分” 。
2022年底,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三份重磅安保政策文件。其中 ,新版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宣称 ,日本应拥有“反击能力” ,即“对敌基地攻击能力” 。
日本政府2022年底还通过了2023财年政府预算草案,防卫预算达68219亿日元 。其中,购买美制“战斧”巡航导弹预算为2113亿日元 ,获取远程攻击性导弹及相关预算高达1.4万亿日元。
吕耀东表示,值得注意 的是 ,继美国发布“国家安全战略”后 ,日本也敲定了三份安保政策文件。也就是说,“过去日本的安全由美国来保护,而现在日本也要保护其盟国美国,因此其自称需要攻击性武器 。”
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还指出,“日本拥有‘反击能力’后 ,等于过去所说的‘专守防卫’政策被抛弃,和平宪法也被架空,出现了和战后自我约束 的军事战略完全不同的 、没有任何约束的军事战略。”
日本在军事“松绑”的路上越走越远,引发多方担忧和反对。
从东京首相官邸门前到广岛市内,日本民众发起抗议行动,高呼“不准增加军费” “反对大增军备和大增税”,抨击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是违反宪法的“暴行”。
还有日本民众直言 ,“日本政府增加军费投入 ,这肯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。这 是绝对不应该做 的政治行为 。”
近日,韩国外交部负责人重申政府既定立场 ,即日本 的国防国安政策要“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、坚持和平宪法精神的方向,公开透明地运行”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也强调,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,切实将“互为合作伙伴、互不构成威胁”这一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上,落实到行动中 ,尊重亚洲邻国 的安全关切 ,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。

岸田为何此时对美“投怀送抱” ?
就在岸田政府向美国“投怀送抱”之际,其国内执政却危机四伏 。
2022年底 ,日本内阁陷入“辞职多米诺” ,多名成员因政治资金使用等问题相继辞职。岸田本人也被曝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中有近百张“空白发票” ,引发争议。自民党一些要扳倒岸田势力 的反对派,还在利用他提出的“通过增税支撑防卫费”问题施压。
丑闻不断,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。自1月7日起为期3天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 ,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3%。另一项日本全国最新舆论调查则显示,46%的受访者认为岸田应在2023年上半年辞职。
在此情况下岸田为何要外访,就不难判断了 ,周永生指出 ,“过去一旦内政出现问题 、支持率下降 ,安倍就会借用外交手段,岸田也学会了这招 ,想寻求美国支持 ,减少内部压力,同时通过此次访问取得外交成果,挽回低迷 的支持率 。”
但如今 的日本物价高涨,经济数据表现疲软,民众叫苦不迭,岸田政府若不顾民众声音 ,执意制造分裂对抗 ,其谋算或许终难如愿。(完)
【新闻随笔】塑造银发产业 的品格与文化****** 【新闻随笔】 作者 :王雅(辽宁大学哲学院教授) 、刘臣君(辽宁大学哲学院博士)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,也 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。如何保证人一生中从60至90(甚至95/100)岁这几十年的生活质量 、生活品质,既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 、社会保障等 ,也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作为 。 我国已经在制度层面明确了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 ,并制定了《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》,这一规划的贯彻落实过程 ,也将是银发经济潜力逐渐释放 的过程,为银发相关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。 研究显示,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,60岁以上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已超过25岁至60岁年龄层平均水平,未来20年 ,老年人 的可支配收入预计还将增加。老龄产业可能 是未来 的主流产业,老龄文化产业、老龄健康产业 、老龄宜居产业 、老龄制造产业 、老龄服务产业和老龄金融产业六大产业具有高成长性。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 ,2050年,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,届时将占GDP 的1/3以上。 前景巨大的产业必然是充满竞争 的产业 。哪个企业能够立业长久 ,不仅在于产业选择 ,更在于企业的品格和文化 。与老龄化社会相关 的产业都与老年人 的基本生活密切相关 ,可以说 ,撇开制度层面的保障 ,老年人生活品质 的保障与老年相关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品质息息相关 。因此,银发产业中 的企业具有一定意义 的公益性,必须以人为本 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。 首先,确立企业的价值导向。银发产业是良心产业 ,老年则 是所有人都会经历 的人生阶段。银发产业中 的企业 ,应本着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原则 ,把满足老年阶段的衣食住行、疾病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需要,作为企业生产、经营 的目标和企业立足 的根基 ;本着为自己父母生产生活必需品 、提供必不可少 的服务的初心 ,进行设计、制造、经营 、服务 。这 是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保障 , 是老年人有品质 、有尊严生活 的保障,更是企业长久发展 的保障。 其次,细分企业生产、经营服务的目标人群 。按目前年龄段划分 ,从60岁起算 ,老年的人生可能有10年 、20年、30年 ,可以划分低龄老年、中龄老年和老龄老年 。依据不同阶段老年身心需要、不同经济条件 的老人对产品和服务品质及价位 的需要、不同地域生活习惯 的需要等进行研发、生产、经营和服务,使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经济条件、不同地域、不同身体状态的老年人都能获得所需 的生活用品和相应的服务 ,企业才能发现商机,利企利人利社会。 最后 ,把握银发产业的前移与后延 。前移 ,即把视野拓宽到人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 。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,为与健身相关 的用品生产、场地规划、运动康复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商机 。企业应精准把握目标人群,从少年到白头,对其一生进行动态跟踪服务 。后延 ,即提升临终关怀和丧祭服务水平 。当前临终关怀在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未受到重视,丧祭服务及相关用品长期存在价高质次现象 ,亟须有资质 的企业深耕相关领域 。 银发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民心经济,企业除了技术标准,还需要有爱心 、有温情地从人性化、情感化 的角度去服务老年人,为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“适老性”物质和精神产品 ,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、便利、温馨 的晚年生活的同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。 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2日 02版) 购彩大厅welcome地图 |